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

第一個部落格

這是我的第一個部落格~~~
請大家多多指教~~~~







我的攝影──雲林花海

第一次課程 台灣低海拔生物資源之探索

今天是第一次的生態資訊營課程,一到西湖國小,我就拿出筆記本和鉛筆,準備把老師所講的知識一一記錄下來,不久,我們的講師:林玉琴老師,就開始詳細的為大家講解低海拔的三種特殊環境,也就是『濱海環境』、『溼地環境』以及『郊山環境』,老師上的課程既好玩又有趣,怎麼說呢?老師上課不時的會帶入自己的經驗或發生過的驚奇好玩故事,各個故事都讓我聽得「津津有味」呢!老師所做的簡報中也有放入許多我不認識的稀有動植物圖片,老師的攝影技術真是利害呀!能拍到這些稀有動物,並且拍到的動植物照片都是非常清晰且圖中的動植物姿態各具特色,像:白腹鶇、野鴝和台灣大蝗等,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,而且印象也非常的深刻。老師還會說一些有趣的自然現象,例如;白鷺鷥吃葷的,但牠的排泄物卻是白色的;吃素的,排泄物竟然是黑色的,而且還有一種叫做金花石蒜的植物,它是『見花不見葉,見葉不見花的喔』,這些是不是很有趣呢?才上第一堂課,就讓我滿載而歸,而且不知上完後,我會不會變成一個『生態小博士』呢?

第二次課程 台灣蝴蝶面面觀

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,我依舊抱著愉快的心情來到了西湖國小,參加生態營,這次的主題是『昆蟲』界中的『蝴蝶』,在了解昆蟲前,大家先跟著我來了解什麼是昆蟲,昆蟲有兩大特徵。
1. 有六隻腳,昆蟲一定只有六隻腳,而六隻腳以上的蟲子,像:蜘蛛、蜈蚣、馬陸等,是屬於蛛形綱、多足綱。
2. 擁有頭、胸、腹,只要缺少了其中一個就不是昆蟲了,而且擁有翅膀的昆蟲,翅膀不是長在前胸,都是長在中胸和後胸的。
蝴蝶擁有六隻腳也有頭、胸、腹,所以蝴蝶就是一種昆蟲,蝴蝶身上有許多五彩繽紛的鱗片,大家一定覺得要是下雨了蝴蝶該怎麼辦呢?不用擔心,蝴蝶的翅膀是防水的,並且被蜘蛛網粘到時,也可以幫助蝴蝶逃脫,讓蜘蛛眼睜睜的看著獵物飛走…大家有時也有沒有發現從不同角度觀看某一隻蝴蝶,牠的顏色會隨之改變,並不是蝴蝶會變顏色,其實是『物理色』的關係,蝴蝶的鱗片越複雜,物理色也越明顯,除此之外,蝴蝶是屬於鱗翅目的昆蟲綱,且有經過卵、幼蟲、蛹、成蟲這四個階段,所以是完全變態類的昆蟲。
老師還有幫我們介紹蝴蝶保護自己的方式:
1. 藏匿,像把自己藏在葉子後面,天敵經過時不易被發現。
2. 偽裝和擾亂視覺,像恆春小灰蝶、三星雙尾燕蝶等,牠們都有假頭,是為了欺騙天敵,讓自己有逃生機會。
3. 恫嚇及自體防衛,像蛇目蝶、玉帶蔭蝶等,牠們用身上大大的假眼來嚇唬敵人。
4. 擬態,像枯葉蝶,牠們會把自己裝成枯葉的樣子,讓天敵以為是枯葉,就不會去吃牠。
大家是不是也有看過蝴蝶在吸水或尿呢?那是因為要吸取鹽分,由雄蝶的傳給雌蝶,雌蝶身體中愈多鹽分,卵愈多,成功率也愈高,是不是很神奇呢?除此之外啊!有空時我也常參加蝴蝶協會,去許多景點或郊外觀賞美麗的蝴蝶,我個人還非常喜歡攝影,常拍許多蝴蝶的特寫和動作,張張都非常精彩,有機會時再給大家欣賞,希望將來我可以成為一個生態專家,到時就換我為大家介紹生態啦!!!

第三次課程 台灣昆蟲的祕密花園

昆蟲』是世界上數量最多,而且也是最小的動物,非常的普遍,處處可見。
◎要怎麼分辨昆蟲呢?
1.昆蟲一定擁有頭、胸、腹。
2.昆蟲絕對是六隻腳。
◎昆蟲的變態有分哪些呢?
1.完全變態:『完全變態』的意思就是其昆蟲一定要經過卵、幼蟲、蛹、成蟲這四個階段,例如:蝴蝶、蛾、螢火蟲、瓢蟲等。
2.不完全變態:『不完全變態』的意思就是說其昆蟲沒有經過『蛹』這個階段,只有經過卵、幼蟲以及成蟲的型態。可分為:
【漸進變態】
其幼蟲稱『若蟲』,例如:螽斯、蝗蟲、蟋蟀、螳螂、竹節蟲…等。牠們的幼蟲和成蟲相似只缺少翅膀。
【半行變態】
其幼蟲稱『稚蟲』,例如:蜻蜓、豆娘、蜉蝣等。牠的幼蟲和成蟲外型不相同生活環境也不同。
3.不變態:『不變態』的意思就是說其昆蟲從小到大都是只有大小差別,其幼蟲稱『仔蟲』,例如:衣魚。
◎昆蟲的食物有非常的多喔!
1.有吃葉子的植食性,像竹節蟲、蝗蟲、毛毛蟲等。
2.有吃肉的肉食性,像螳螂還有難以發現的虎甲蟲,牠們會捕捉小昆蟲來享用,或是可愛的小瓢蟲捕食牙蟲,還有!還有人們最討厭的小昆蟲→蚊子,每次遇到牠們,就只能發揮我們的愛心,『隨手捐滴血,救救小蚊子』捐獻一滴自己的鮮血給蚊子當禮物。
3.有吃葉子和肉的雜食性,像:人們最害怕的蟑螂!還有螞蟻和可愛漂亮的『紡織娘』也就是螽斯,為什麼會叫紡織娘呢?那就是因為晚上時,牠都會發出『嘶~嘶~嘶』的聲音,非常像在織衣服,因此得名。
4.有吃腐肉和糞便的腐食性,像:非常具有代表性的『糞金龜』牠們會把動物的糞便推成圓圓的一坨,帶回家享用~~~
◎許多常見的昆蟲
1.蜻蜓and豆娘
蜻蜓的幼蟲稱為『水蠆』,牠們生活在水中,但長大後就變成了蜻蜓,牠們不在水中生活,而在空中飛翔,牠們是以蜻蜓點水的方式來產卵的喔!而豆娘的幼蟲也跟水蠆一樣生活在水中,長大後成為豆娘在天上飛翔,但各位覺不覺得他們實在太像了,無法分辨。像在就讓我來教教大家吧!蜻蜓停下來休息時,是把翅膀放平,我覺得應該是想展現自己鮮豔美麗的色彩給大家欣賞欣賞,而豆娘就停下來時,是把翅膀合起來,我覺得應該是豆娘比較謙虛害羞吧;並且蜻蜓的複眼幾乎把整個頭部包圍住,豆娘可就不同了,牠們的複眼是長在頭部兩側的。這樣的分辨方式有沒有讓大家更了解了呢?
2.胡蜂科的黃長腳蜂
胡蜂非常的恐怖,為什麼呢?因為我有親眼看過,當時我養了許多的樺斑蝶幼蟲,牠們吃的肥、肥、肥時,突然!有一隻黃長腳蜂飛來,牠把這些幼蟲的皮剝掉,留下綠綠的肉,之後再捲成『肉球』帶回去給幼蟲享用。直到現在,這些噁心畫面還是在我腦中盤旋,令我印象非常非常深刻。〈成蟲卻是個吸食花蜜的吃素者喔!〉
3.竹節蟲
我以前養過非常多的緬桿竹節蟲,牠們超級像樹枝,每次都找不到牠們,因此也讓天敵不易發現自己,牠們是不需要交配的『孤雌生殖』就可以繁衍下一代的竹節蟲,一隻母竹節蟲就可直接生下一堆卵!
4.螳螂
螳螂是我最喜歡的昆蟲,尤其是大螳螂,我小學二年級時,老師送我了4隻大螳螂小寶寶,在我認真、努力的照顧下,牠已變成一隻身體強壯、『鐮刀』尖銳的大螳螂武士,最稀奇的是,這隻大螳螂的翅膀竟然是金色的,在太陽的照耀下閃閃發光,非常美麗,除此之外,我還有一次在故宮外的草皮上看到一隻很大的寬腹螳螂,因為是11月天,而且有人在除草,怕牠冷死或被『除』死,所以我就將牠帶回家飼養,過了不久,牠就產下一個大卵鞘,隔年5月我就親眼目睹了一大群螳螂從卵鞘出來的景象,迫不及待的探頭出來看看新世界,這景象真是壯觀啊!
●希望我的心得筆記能讓大家更了解昆蟲●